相关情况

内外兼修 精细兼备 远近兼顾
星云湖治理探新路

来源:云南日报          2020-06-05 08:20:48 【字体:

今年1月至4月全湖水质达V类,全湖自2016年9月以来已有12个月达V类水质。

初夏的星云湖波光粼粼,静谧而美丽。从2000年大规模爆发蓝藻到如今岸绿景美,20年来,没有人比湖岸居民更能体会这份“美”的来之不易。

今年1月至4月星云湖水质达V类,全湖自2016年9月以来已有12个月达V类水质。这些变化是在江川区常住人口较2000年增长11.96%、GDP是2000年的9.9倍的情况下实现的。

20年来,江川区通过内外兼修、精细兼备、远近兼顾、驰而不息治理星云湖,探索走出了一条加快发展、人口稠密地区湖泊治理的新路。

内外兼修 让湖水必须清起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星云湖变清,从源头截住流入湖中的污水是关键。但是,大到地图上看得见的河流,小到自家门前的沟渠,都自上而下奔流入湖,加剧了星云湖治理的难度。

而更难的还有污染物的收集。施在农田里的氮磷化肥,遗留在土壤里的厨余废水、生活垃圾、禽畜粪便等,都有可能随降水和径流冲刷进入星云湖,形成面源污染,进而加剧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造成大规模蓝藻爆发。

怎样把这些污染物收集起来,把流入星云湖的污水截住,成为治理星云湖的首要难题。

2016年起,星云湖治理项目全面开工,环湖截污生态调蓄带17.37公里已贯通,正在抓紧绿化种植;76个村落截污治理工程村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已基本完成,其中40个管网村已全部接入管网,36个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村计划安装31台一体化设备,目前已全部安装到位,全部调试出水。

走在江川区大街街道老河咀村,一排排别墅式民居井然有序。这个宁静秀美的村落离星云湖直线距离不超过200米,早早布局了污水收集管网。村民张保有说,以前大家的生活废水都是随手往门外一倒。好多人家都是旱厕,留大粪沤肥浇地。现在为了保护星云湖,每家每户修建化粪池和排污管网。钱由政府补贴,工人也是政府派的。

通过项目实施,预计可实现入湖污染物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318吨、总氮113吨、总磷15吨、氨氮82吨,对进一步构建合理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改善星云湖水质意义重大。

外源与内源治理并举是星云湖治理的重大举措。

针对星云湖主要超标因子总磷、PH值问题,江川区实施了星云湖北岸藻水分离站、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工程,五口原位控藻深井分布于星云湖沿岸,配有4套水质生态净化工程,每天对星云湖水进行“透析”。无锡德林海公司负责人韩曙光介绍,所谓的“透析”就是“通过深井加压使蓝藻失去活性防止再繁殖,然后进行藻水分离,经过净化之后的水达到了Ⅳ类并通过铺设的软管回流到星云湖。”

该工程每年能处理星云湖水1.57亿立方米,形成Ⅳ类以上生态循环水1.25亿立方米,通过“除藻治水”实现原位水体置换,提升星云湖水质。截至目前,已处理富藻水2871.6万立方米,完成生态循环补水2362万立方米,已规范处置藻泥约6720吨。

通过努力,我们看到了可喜的成绩。“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不能放松,要坚持取得更大的胜利。”5月15日,项目运行负责人杨跃军这样说。

实施水质提升工程,处理富藻水2871.6万立方米,完成生态循环补水2362万立方米,已规范处置藻泥约6720吨。

精细兼备 让治湖更科学精准

目前,一张覆盖星云湖全流域的智能监测网正在形成,以科技的力量,助推精准治湖。

在星云湖水质提升项目一号站,停靠在岸边的一艘标有“监测预警船”字样的船只引人注目。5月8日,记者乘监测船探秘星云湖,万顷湖面碧波荡漾,领略秀美湖光山色,呼吸清甜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目前,星云湖面积34.71平方公里,现有的水质监测是没有办法做到全面化的,国家现在要求水质监测真、准、全,而目前星云湖上只有一个国控点两个省控点来反映星云湖全湖的水质。星云湖监测预警系统是由遥感卫星、无人机、监测预警船和监测预警中心软件组成的,我们将星云湖划分为52个网格点,用预警船对星云湖进行高频次的网格化水质监测。”无锡德林海总经理助理奚炜说。

“监测预警船对流入星云湖主要的河道可以做到水质的链式监测,可以找到河道中所有的污染源,同时可以在湖里面监测52个点位。”奚炜介绍说,这是一艘为星云湖治理量身订制的预警船,船内设施功能齐全,分别装有多源光谱水质监测系统、测深测淤泥系统、气象监测系统、多联屏数据处理系统、底泥取样和水下可视探头等集成系统。

预警船的集成系统可以一次性对COD、总磷、总氮、叶绿素a等水质指标进行实时检测;对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压强五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集水深测量数据采集、软件轨迹导航、位置GPS数据显示功能于一体,还可将水质监测系统和气象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可视化,然后对船体各个监测系统长时间运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自动化出具水体状态分布,各项指标的水质点位浓度图、水质等值线图、水质分布图、水质趋势图等,充分为星云湖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体现出治理效果来。

据介绍,预警船每月在星云湖上进行网格化实测20次,每次大约需要3至4个小时,船在湖面上检测到的相关信息都能及时在预警船和监测预警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

如果用科技的手段监测湖水污染问题是治标之策,那么用制度的手段,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则是治本之策。江川区坚持生态立区、环境优先战略,坚决打好以星云湖保护治理为重点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在全区逐步形成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共识共为,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作战、环保统一监管、媒体大力支持、群众热情参与”的生态环保工作新格局。

健全精细化保护治理制度体系,让精准治湖有据可依。江川区完成《云南省星云湖保护条例修订》,为依法治湖提供保障,制定出台了《玉溪市江川区星云湖保护治理攻坚战》、《玉溪市江川区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玉溪市江川区前面推行河长制考核问责和激励机制》十项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河湖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创新推出河(湖)长派单制,河湖巡护更有力度,河长们奔着问题去、带着解决方案来,河长巡河催生看得见的治理成效。

远近兼顾 让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打捞湖面蓝藻,拆迁岸线民居,关停污染企业……随着星云湖治理的推进,治理面不断纵深,江川区抓实生态修复,完成星云湖一级保护区内剩余1576.2亩农田退出,今年6月底前完成423户退人、退房工作,加快推进星云湖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

从“人进湖退”到“湖进人退”,充分展示了江川百姓保护母亲湖的决心和魄力。

星云湖水质要全面转好仍需时日,但多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如今走在星云湖岸边,不仅能看到碧波万顷,且星云湖湿地公园初见雏形,已有67种鸟类、158种植物落户园内。

在筑牢生态红线,减少排放、保护生态的同时,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江川区通过长短经济模式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

江川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星云湖实施鲢鳙鱼增殖放流工程,利用鲢、鳙鱼滤食藻类的习性,可有效地把水体中的藻类转变为鱼蛋白,从而减少水体中的藻类,达到“以渔净水”的目的。2016年至2020年5月,累计向星云湖投放鱼苗1319吨,总投资1388万元。到2020年底,星云湖鱼产量达3000吨。该项目让“以鱼控藻、以渔净水”在发展生态渔业的同时,为生态环境和湖泊的保护治理发挥更大作用。以每年捕捞鲢鱼、鳙鱼2500吨计算,可带出水中的氮约70吨、磷约14吨。

江川区还推行限额捕捞政策,每年批准618名渔民入湖捕鱼,每户渔民通过捕获鲢鳙鱼,可取得约1.8万元经济收益。同时依托星云湖渔业和江川开渔节,促进江川经济社会稳定,间接带动江川餐饮业、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2016年创收1.24亿元,到2019年创收达2.39亿元,收益翻了一倍,成为江川区人民群众创收的亮点。

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江川区加快推进星云湖南岸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流转土地1154.9亩种植具有净化水体功能的植物及观赏性花卉,建设游道、栈道等观赏性设施,建设旅游公厕、硬化村庄道路、进行房屋外立面改造,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振兴。与此同时,有序推进星云湖径流区耕地休耕轮作,与星云湖生态产业示范区建设充分融合,形成星云湖“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区,打造江川核心休闲旅游板块,带动沿湖群众发展旅游产业,提高群众经营性收入,加快“退一进三”步伐。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消减大蒜等高肥水农作物,调减蔬菜种植面积。今年在沿湖环翠大线以下、大铁线以下、晋思线(前卫段)以下至星云湖湖岸线以上坝区,调整种植生态烟叶5118亩,种植水稻(荷藕)4030亩。

通过多年来的转型升级,江川区的产业结构从2015年末的20.8:32.4:46.7,调整到2019年的16.1:32.1:51.8,结构更合理,发展更绿色。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bet356体育在线: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bet356体育在线: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