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经验

一步跨千年 福贡焕新颜

来源:云南日报          2021-03-14 08:03:35 【字体:

地处怒江峡谷腹地的福贡县,区域性、素质性、条件性贫困叠加;生产难、上学难、就医难相互交织。2016年底,全县57个行政村均为贫困村,有17379户、73124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发生率达53.5%。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福贡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把打赢深度贫困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头号工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合力攻坚,实现了从区域性深度贫困到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千百年来压在福贡各族人民头上的贫困大山被彻底挖掉,11.89万福贡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踏上全面小康快车道。

全员下沉

精准攻克贫困堡垒

地处高山的鹿马登乡腊马洛村,2018年底,全村187户750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1户73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93.96%。

2018初,鹿马登乡派乡政府办公室主任张伟到村里任党总支书记。张伟和驻村工作队抓易地搬迁动员、抓增收产业建设,3年里,腊马洛村80户人家进城入镇,留下的村民发展了3000多亩草果、1388多亩油茶、600亩茶叶、80亩草莓,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腊马洛村的历史性沧桑巨变,是福贡县极端贫困村寨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发生美丽蝶变的缩影。

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福贡3799名干部背着背包进山,紧盯一个个贫困“堡垒”,一天不懈怠、一刻不放松,合力攻坚。

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绿色产业培育、安全饮水工程、劳动力转移就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一系列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的精准扶贫举措,让贫困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如期兑现了脱贫摘帽“军令状”。

贫困群众基本实现了每户贫困户有一项产业,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7万多名贫困群众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全面消除了C、D级危房校舍,57个行政村实现“一村一幼”,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飞跃。完成6个乡村生活垃圾处理场、20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45座卫生公厕建设,村村通硬化路,通动力电,通网络宽带,通广播电视信号。

贫困群众实现了从“不会脱贫、不愿脱贫、不想脱贫”向“我要脱贫、主动脱贫、积极脱贫”的根本性转变,自立自强的新风正在形成,实现了物质脱贫、思想脱贫和精神脱贫。

砥砺前行

峡谷福地焕新颜

初春,福贡境内的怒江两岸,绵延百里、遍布群山万壑的绿色草果“长廊”扮靓了峡谷大地。

“它可是让我们增收致富的‘金果果’。”石月亮乡米俄洛村村民十月普开心地说。十月普一家2016年种了80亩草果,2020年草果收入超过了8万元。

如今,米俄洛村家家有草果、户户有收入,草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收入突破500万元。

福贡山高坡陡,耕地少、产业弱,贫困群众生产难、增收难。福贡县委、县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做好山区开发、林业经济、立体农业3篇文章,发展草果、茶叶、花椒等绿色生态产业,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依山脱贫、靠山致富的产业扶贫之路。如今,56万亩草果、4万亩茶叶和2.7万亩花椒、砂仁,在装扮莽莽群山的同时,也成为福贡农民群众的“幸福靠山”。

脱贫攻坚前,福贡县73124名贫困群众散居在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的密林深处。

让生活在环境恶劣、交通条件差、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村寨搬迁下山,开启美好新生活,是福贡县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选择。

石月亮乡左洛底村71岁的傈僳族老人邓扒松搬到了依陆底集中安置点。儿子当上护林员,每年有9600元的工资,孙子跑客运年收入超过4万元,孙媳妇在安置点超市里上班。“想不到老了,还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全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谈起现在,老人很是感慨。

福贡县挑选集镇最好的地段建设安置房,先后选派背包工作队、青年突击队、巾帼志愿队等精锐力量走最远的路、爬最高的山,开展“背包上山、牵手进城”行动。让5494户22500人贫困群众如期进城入镇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接续奋斗

共创美好新生活

春节期间,福贡县577名农民又踏上外出务工之旅。

“幸福生活等不来,要走出去,学技能、学本领。”到珠海务工的搬迁户褚碧辉激动地说。

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福贡县始终把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促进群众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2016年以来,全县劳动力累计转移163335人次,累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27.6亿元。

初春,上帕镇珠明林村驻村第一书记恒里普带着十几个村民上山勘察地形,准备修建草果生产路。新任党总支书记余友发则带着就业小分队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外出务工。

“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还较薄弱,还得拼命干,一刻也松懈不得。”恒里普说,工作队要继续带着老百姓发展好草果产业,让群众的家底更厚实。

新征程、新生活、新奋斗,福贡干部帮扶不停顿,老百姓发展生产不停歇。行走福贡大地,沿江两岸,车来人往、新楼林立。高岭山腰,水泥路如彩带般跨涧绕山,向密林延伸。一个个曾经封闭、贫困的村寨,在精准扶贫的春风中绽放新颜,焕发出勃勃生机。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bet356体育在线: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bet356体育在线: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