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玉溪市专场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0-08-07 10:00:00   【字体:

彭斌:

感谢张市长的发布。下面,请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主持现场提问

新华社记者:

请问一下各位领导,今年遇到了疫情、旱情等诸多不利因素,玉溪在防止脱贫不返贫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玉溪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刘应华回答记者提问

玉溪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刘应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这位记者对玉溪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

玉溪2019年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镇全面脱贫。今年,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转入巩固提升阶段,工作重点从减贫攻坚转为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现在我市始终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扶贫目标标准,深入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补短板强弱项抓提升”行动,始终把防止返贫致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一是建立防止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制定出台了《玉溪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年初,全市排查摸底出脱贫监测户和易致贫边缘户2621户8866人,严格实行动态监测管理,重点是监测因灾因病因残可能发生返贫致贫的脱贫户和边缘户。二是加大因户因人精准帮扶力度。认真分析和综合研判每一户脱贫监测户和易致贫边缘户存在的返贫致贫风险,特别是针对今年疫情旱情的影响,因户因人精准制定和实施产业就业、技能培训、小额信贷等开发式和医疗救助、低保兜底等保障性综合扶贫措施政策,增强产业就业稳定收入的可持续性和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性政策的兜底作用。据统计局、调查大队贫困监测,今年1-6月份,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8.5%。截至7月31日,全市94.7%的脱贫监测户和易致贫的边缘户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9月底前,可以全部消除脱贫监测户、易致贫边缘户的返贫致贫风险,确保不让一户一人在小康路上落下。谢谢!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

我了解到铜厂乡是玉溪9个贫困乡镇之一,请问一下我们这位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王文光书记,你们如何带领全乡群众实现整乡脱贫?能否在这里给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经验和做法?谢谢!

  

玉溪市易门县铜厂乡党委书记王文光回答记者提问

玉溪市易门县铜厂乡党委书记 王文光: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易门县铜厂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是玉溪市九个贫困乡之一。辖9个村委会,总人口2.2万人,其中彝族1.4万人,是以彝族为主的民族乡。2013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24户7613人,贫困发生率35.6%,通过多轮动态管理,目前在档建档立卡人口1735户6589人。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举全乡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17年,全乡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2019年底,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

回顾脱贫攻坚走过的艰辛历程,我们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的重中之重,围绕“123”产业发展思路,狠抓产业扶贫、多渠道增加收入,确保群众稳定持续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1”,搭建一个聚集产业产品的平台。建好一个农村农产品交易市场。为解决山区群众农产品无交易场地、价格低、流通难的问题。我们整合各类资金,建成了7个村级农产品交易市场,覆盖所有村委会,有效解决了农村产品“难变”商品的问题,农产品价值明显提高。

“2”,为产业发展提供两个组织保障。一是围绕提高农产品生产组织化,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让群众在市场上找到组织。二是把党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合作社党支部,让群众找到主心骨、领头雁。全乡9个村都有了自己的专业合作社,贫困群众与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利益联结,有劳动能力的建档户100%参加了专业合作社,实现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产业,47%的贫困群众得到产业帮扶。

“3”,三条途径实现群众脱贫增收。一是巩固好传统产业烤烟生产和能繁母猪养殖。鼓励农户多栽烟、栽好烟,稳定种植面积1.5万亩,烟农户均交售烟叶收入达2.9万元。扶持发展能繁母猪6300头,每头能繁母猪为群众年增收1.5万元。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利用我们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稳定种植山地豌豆2万亩、冬早蔬菜1万亩、春洋芋2200亩、玉米制种1400亩、中药材1500亩。三是借助外地产业加大外出务工引导力度,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多途径组织外出务工6500多人,其中建档户2530人,52%的贫困人口靠外出务工和就业脱贫。同时引进“扶贫车间手套加工”项目,102户建档户实现“家中打工”挣钱。我们多渠道使群众腰包“鼓起来”,贫困群众家庭收入中,92.5%是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自主脱贫能力稳定提高。

通过发展产业取得了四方面的成效。一是全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除了传统烤烟种植使群众增收以外,群众有了山地蔬菜等特色产业增收来源,他们适应市场、对接市场的能力日益提高。二是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7451元增加到2019年的13961元。三是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明显增强,通过党组织带动,群众实现了收入增长,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四是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长。村级组织通过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服务,集体经济收入都从“空壳村”发展到5万元以上,有两个贫困村2019年的集体经济收入就达到13万元、15万元。

以上是我们抓产业促脱贫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谢谢!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我想请问一下张光彦市长,玉溪是如何抓好产业扶贫助力群众脱贫致富的?谢谢!

  

玉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光彦回答记者提问

玉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光彦:

感谢中国产经新闻的这位记者。

长期以来,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机制保障。全市各级各部门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聚焦工作目标,坚持精准方略,培育壮大扶贫产业,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我们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产业培育。以全市“十三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和“一县一业”总体布局,制定印发《玉溪市特色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编制《玉溪市产业扶贫巩固提升规划(2020-2025年)》,指导贫困地区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尊重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培育扶贫产业。目前,全市产业覆盖贫困户1.86万户,占有产业发展条件和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的100%,实现了产业到户全覆盖。

二是抓主体带动。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实施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工作,积极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生产合作、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劳务合作等多种形式,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促进稳定脱贫增收。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9户,共有55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7.09万人,实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全覆盖。全市共有138户企业出口农产品,其中,出口上千万美元企业64户,2019年实现农产品自营出口26.59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5.6%。同时,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到市外开展产业协作合作,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云南宏斌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52家企业在市外投资合作种植蔬菜、粮油、水果36.8万亩,促进当地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三是抓指导服务。落实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全市共遴选聘用产业发展指导员715人,对贫困户开展面对面的生产经营指导服务。依托市、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产业专家组、科技服务团队,围绕贫困户发展生产和带贫主体的技术需求,建立农业技术人员联村帮户机制,根据基层实际需求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实现贫困地区扶贫重点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全覆盖,确保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至少获得1项产业扶持、掌握1项产业发展技能。刚才易门县铜厂乡党委书记在整个产业扶贫方面他们总结了很多鲜活的经验。

四是抓资金投入。全面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产业投入不低于30%的刚性要求,整合财政涉农项目资金,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2019年,全市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57个,投入产业扶贫财政资金4.29亿元,占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总额的48.4%。2020年,计划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4亿元,占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总额的73.1%,年度推进实施产业项目121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9万户4.8万人。

通过不懈努力,全市有76.4%的贫困户从产业扶贫中获得了收入。2019年,贫困人口人均产业经营净收入4861元,占可支配收入的51.1%。今年上半年,贫困人口人均产业经营净收入1300元,同比增长9.3%,占可支配收入的33.8%。贫困人口收入尤其是产业收入的持续增加,为玉溪市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谢谢!

彭斌: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解答。

各位记者朋友们,近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主动担当作为,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首要任务,玉溪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效。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们充分报道好本次新闻发布会的重要内容,着力宣传好“玉汝于成、溪达四海”的玉溪精神,为玉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